我院张达副教授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与PM2.5污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:未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, SDG)3.9存在很大的挑战,实质性降低PM2.5污染的健康影响需要污染防控和医疗保健改善的共同努力。相关研究成果以“Substantially reducing global PM2.5-related deaths under SDG3.9 requires better air pollution control and healthcare”为题于2024年3月28日在《自然-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杂志上在线发表。
SDG3.9要求大幅减少因PM2.5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(Deaths attributable to PM2.5 pollution, DAPP)。然而,现有研究对DAPP的预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,能否实现SDG3.9目标需要深入评估。针对这一问题,张达副教授与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岳桓陛副教授、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何春阳教授合作,耦合气候变化情景框架、流行病学模型、地球—气候系统模型,在全球层面预估未来DAPP的变化趋势,系统评估落实SDG3.9面临的挑战。
研究表明,未来PM2.5污染相关死亡在多数情景下均不会有大幅度的下降。根据多个模型平均的结果,按照现有趋势,在2015-2030年,虽然空气质量和医疗保健水平有所改善,但是受到老龄化的影响,PM2.5污染相关的死亡(DAPP)预计保持稳定,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。全球DAPP在大多数情景下未能实现实质性减少。在区域尺度上,DAPP的趋势变化很大,中东和非洲(MAF)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(LAM)等地区难以实现DAPP实质性的降低。主动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空气污染有望实现环境、经济和公共健康的共同收益。因此,实质性降低PM2.5污染的健康影响需要污染防控和医疗保健改善的共同努力,各个国家应该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调整能源结构、技术更新、增加医疗投入占比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手段控制PM2.5污染的健康效应。
上述研究由延边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青海省人民政府—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、澳大利亚迪肯大学、澳大利亚联邦工科组织、上海师范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合作完成。论文第一作者是中国海洋大学岳桓陛副教授;张达副教授、何春阳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,此为我校教师首次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,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延边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、延边大学“图们江学者支持计划”等项目的支持。
《自然—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是自然出版集团于2010年发行的《自然》系列子刊。《自然—通讯》通常覆盖多种学科,旨在发布严谨而颇具综合性并代表某一领域重大进展的研究论文。该期刊2023年的影响因子为16.6,中科院1区top期刊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67-024-46969-3
2024年5月20日
【关闭】